羊湯養生
羊肉、羊肉湯的營養價值
▼
羊肉性溫熱、補氣滋陰、暖中補虛、開胃健力,在《本草綱目》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。溫熱對人體而言就是溫補,比如冬季老年人比較怕冷,適時的吃些羊肉就會感到暖和,這一點在張瓊之的《傷寒論》里及唐朝的《千金書》中都有記載,可見羊肉是人們冬令進補的理想食品。羊天性耐寒,在我國主要產于較寒冷的高原地區,如:青海、西藏、內蒙古地區,其中又以內蒙古地區羊的品種為佳。內蒙古地區晝夜溫差較大;水草茂盛,特別適合羊的生長。這里的人們多是游牧民族,生活不穩定,但個個體態強悍,在零下30多度的嚴寒里仍能策馬揚鞭,放牧牛羊,其身體的強壯及耐寒性與常年吃羊肉的飲食結構是分不開的。同樣,在我國南方地區,羊肉也將會有廣大的市場,只是南方羊少,人們對羊肉的特點不了解,對羊肉獨有的膻味一開始不能適應,且當地的穆斯林的人數比北方少,食用羊肉的人不是很多,如單論氣候與地理條件,在南方食用羊肉更應該有必要性。我國南方屬亞熱帶氣候,尤其是長江、殊江流域一年四季多雨少風、潮濕,到了冬季更是陰冷難耐,受地區格局的影響,冬季居民又沒有取暖設備,人在屋里從心里感覺到往外冷,使人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適應,特別是一些北方去的人更是不適應。在這種氣候下,時間久了人容易患上風濕病、脊椎病、中樞神經等疾病,危害人的身體健康,影響人的壽命,所以在南方廣大地區,不論是冬季、夏季,人們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去濕氣、避寒冷、暖心胃,是有百利無一害的。
羊肉肉質細嫩,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豐富的維生素。羊的脂肪溶點為47度,因人的體溫為37度,就是吃了也不會被身體吸收,不會發胖。羊肉肉質細嫩,容易被消化,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體素質,提高抗疾病能力。而不會有其他副作用,所以現在人們常說:“要想長壽、常吃羊肉”。
據報紙刊登,日前,瑞士科學家發現在牛和羊的體內存在著一種抗癌物質,這種被稱為CLA的脂肪酸對治療癌癥有明顯效果。
位于瑞士福萊堡的一家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,發現了CLA的獨特性質。通過對老鼠和人體細胞所作的試驗,科學家們發現,在CLA的作用下,癌細胞生長得到抑制并逐漸減少,這種作用對于治療皮膚癌、結腸癌以及乳腺癌有著明顯的效果。
羊肉的藥用功效
▼
羊肉在我國約占肉食消費總量的4%左右。在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的食物構成中,羊肉是主要的動物性肉食品。羊肉多作為菜肴,少數地區也有做主食者。羊肉也是四季進補佳品。羊肉的肉質細嫩,味道鮮美,含有豐富的營養,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、膽固醇含量都要少。特別冬季食用羊肉,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。
“要想長壽,常吃羊肉”。羊肉容易被消化,多吃羊肉還能提高身體素質,提高抗疾病能力。羊肉無論清燉還是紅燒或烤制食用,味皆鮮香。用羊肉加工制成的糕、饃、點心,也格外鮮香溢口。
羊肉的種類很多,目前我國主要有綿羊肉和山羊肉。山羊的瘦肉較綿羊多,膻味也比綿羊大,綿羊肉質地優于山羊肉。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肪,同時還含有維生素
B1,B2及礦物質鈣、磷、鐵、鉀、碘等,營養全面、豐富羊肉具有獨特的腥味,主要是因為其脂肪中含有石炭酸的成分,去掉脂肪之后,羊肉便不會再有強烈的腥味。
中醫認為,羊肉性溫味甘,既可食補,又可食療,為優良的強壯祛疾之食品,有益氣補虛、溫中暖下、補腎壯陽、生肌健力、抵御風寒之功效。但多食則易生熱,不宜在夏秋進補食用。
羊肉歷來被當作冬季進補的重要食品之一,古代醫學認為“人參補氣,羊肉則善補形”。寒冬常吃羊肉,可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御寒能力。
羊肉還可增加消化酶功能,保護胃壁,幫助消化。中醫認為,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,適合男士經常食用。
羊的脂肪溶點為47度,而人的體溫為37度,所以吃了羊肉后脂肪也不會被身體吸收,不會發胖。羊羯子的骨髓更是上品,能強筋骨,治腰膝酸軟、筋骨痛等癥。羊全身是寶。羊肉、羊血、羊骨、羊肝、羊奶、羊膽等等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羊血性味咸平,有止血、祛淤之功效,可用于產后出血暈、外傷出血、跌打損傷等癥的治療羊肝性味甘涼,有益血、補肝、明目之功效,對治療產后貧血、肺結核、夜盲、白內障、青光眼等癥有很好的效果。
羊奶與牛奶相比,更富含脂肪和蛋白質,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,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。羊骨中含有磷酸鈣、碳酸鈣、骨膠原等成分,可用于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、筋骨疼痛、淋痛、久瀉、久痢等病癥。羊腎能起到補腎助陽、生精益腦的作用。羊膽性味苦寒,在肺結核的治療中,長期服用抗肺癆藥物無效者,使用羊膽治療往往能顯示出特殊的療效。
羊角有鎮靜、安心、明目、平肝、益氣的功效。
羊肉在烹調中的應用范圍較廣,根據不同的部分運用不同的烹調方法,可制作出風格各異的菜肴。里脊肉、外脊肉和上腦肉等肉質細嫩,適宜加工成片,涮食,也可以做爆、炒類菜肴;其他部位的肉,如肋條、腱子肉和前、后腿肉等肉質較老,適宜于加工成塊、條等形態,用于燉、醬、燒、煮等烹調方法。高品質羊肉的肉質色澤淡紅,肌肉發散,肌纖維較細短,肉不黏手,質地堅實;脂肪呈白色或微黃色,質地硬而脆。
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
▼
羊肉鮮嫩,營養價值高,凡腎陽不足、腰膝酸軟、腹中冷痛、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。羊肉營養豐富,對肺結核、氣管炎、哮喘、貧血、產后氣血兩虛、腹部冷痛、體虛畏寒、營養不良、腰膝酸軟,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癥均有很大裨益;具有補腎壯陽、補虛溫中等作用,男士適合經常食用。
羊肉,古稱之為羝肉、羯肉。羊肉有山羊肉、綿羊肉、野羊肉之分。古時稱羊肉為羖肉、羝肉、羯肉。它既能御風寒,又可補身體,對一般風寒咳嗽、慢性氣管炎、虛寒哮喘、腎虧陽痿、腹部冷痛、體虛怕冷、腰膝酸軟、面黃肌瘦、氣血兩虧、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,適宜于冬季食用,故被稱為冬令補品,深受人們歡迎。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膻怪味,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。其實,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、生姜一起烹調,即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。
中醫藥特色
▼
【性味】甘、溫、無毒。
【歸經】入脾、腎。
【功效】補體虛,祛寒冷,溫補氣血;益腎氣,補形衰,開胃健力;補益產婦,通乳治帶,助元陽,益精血。
【主治】腎虛腰疼,陽痿精衰,形瘦怕冷,病后虛寒,產婦產后大虛或腹痛,產后出血,產后無乳或帶下。
【藥效】能御風寒,又可補身體,對一般風寒咳嗽、慢性氣管炎、虛寒哮喘、腎虧陽痿、腹部冷痛、體虛怕冷、腰膝酸軟、面黃肌瘦、氣血兩虧、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,適宜于冬季食用,故被稱為冬令補品,深受人們歡迎。
羊湯的食療功效
▼
民間有“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湯補”的說法。其中羊肉湯在滋補湯類中更是湯中之首。俗稱“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”。根據《金匱要略》記載,羊肉湯還對于腎虛所致陽痿、早泄、婦人陰冷等對于心脾氣虛所致的心悸、氣短、乏力、失眠,血虛寒凝所致的脈管炎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。還能增強肌體的抵抗力,對病后體弱、貧血、產后氣血兩虛、腎虧陽痿者都大有好處。羊肉湯是冬令補品中的美味之一,它不僅富于營養,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,經常食用能溫中暖下,補益氣血,強健機體。俗話說:
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補那么羊肉湯既是美味,又是良藥,兼有食補、藥補之功關于羊肉的功能,祖國醫學早有精深的認識,藥王孫思邈指出:羊肉止疼,利產婦。李時珍則進一步指出:羊肉能暖中補虛,補中益氣,開胃健力,治虛勞寒冷,五勞七傷"。其他著名醫家如李東垣、王世雄等在《用藥法象論》和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也各有專門論述。
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肪和維生素類。據測定:瘦羊肉含水分68%,蛋白質17.3%,脂肪13.6%,糖類0.5%,其他無機鹽、維生素、硫胺素等的含量也較其他肉食類動物為高。羊肉味甘、性溫,是治療虛勞贏瘦,腰膝酸軟,產后虛冷,腹痛、寒疝、中虛反胃諸癥的上品。用羊肉500~1000克加入制附子30~60克文火燜煮,每日少量服食,久之可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,感冒發病率可明顯降低,對改變老年人夜尿多、怕冷、四肢不溫等陽氣虛癥狀更有明顯效果。產后氣血大虛和虛寒腹痛者,可用羊肉500克、當歸30克、白芍15克燉服,也可收理想療效。羊心能解郁、補心、治療心悸、氣短、易驚、失眠、鍵忘,調節自主神經功能。羊肝能益血、補肝、明目,治療血虛萎黃、肝虛眼花、夜盲癥和青光眼,為眼科要藥。羊膽清火、明目、解毒,治風熱目赤、青盲、肺癆吐血、喉頭紅腫、黃疸、便秘、熱毒瘡瘍。羊腎補腎氣,益精髓,治腎虛勞損、腰脊疼痛、足膝痿弱、耳聾、早泄、陽痿、遺尿。羊肺補肺氣、調水道,治久咳肺燥、肺痿、水腫、鼓脹、小便不利。羊肚(胃)補虛、健脾胃,治療消渴、盜汗、尿頻、肌軟無力。羊血止血、祛瘀,飲熱羊血一二小盞可治吐衄不止,羊血煮熟拌醋食可治大便下血。羊乳溫潤養人,臨床和科學研究報導,因羊奶含有豐富的鈣和鐵質,山羊本身又很不容易得肺病,故結核病人長期飲用羊奶很有好處。羊脂補虛、潤燥、除風、化毒,治肌膚枯憔、久痢、丹毒、瘡癬。羊骨、羊髓益陰補髓、潤肺澤肌、強健筋骨,凡男女陰氣不足、皮毛憔悴、筋骨無力、骨蒸勞熱、膏淋、白禿頭瘡、舌上生瘡皆可用之。羊胰、羊脬、羊外腎、羊蹄肉補腎、益精、助陽,對腎虛腰痛、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婦女帶下、疝氣、陰腫均有療效。羊皮補虛勞,去毛煮羹食之可去一切風,治肺中虛風。羊腦潤皮膚,外用涂損傷、肉瘤、肉刺有一定效果。羊黃、羊角瀉熱、利痰、通竅、鎮驚,治風痰閉竅,痰火昏迷,熱病譫妄,小兒驚癇。羊須治小兒口瘡,將羊須燒成灰粉后用清油調之涂患處,不日即愈。羊靨治項下氣癭……總之,羊渾身是寶、渾身是藥,堅持長期食用羊肉,喝羊肉湯、羊骨湯,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大有益處的。喝羊肉湯成為中原一些地區的習俗,有人堅持長年不斷,甚至喝淡湯而不加鹽,羊肉湯有股膻味,很多人因此而不愿食之。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克服,單縣羊肉湯的做法中去膻去腥的香料,可以出去腥膻,充分體現了單縣羊肉湯技術得的特點與實用性。